这段录音,夏南枝从未告诉他已被备份。
“对不起……”他对着空气低语,“爸爸来得太晚了。”
这时,门开了。昭昭坐着轮椅进来,手里拿着一幅画。画上是一座桥,连接地球与星辰,桥上站着三个人影:一男一女牵着手,中间是个坐轮椅的小女孩。天空飘着音符,像雪,像光,像无数双看不见的手在轻轻抚慰人间。
她在画背面写道:
>“我不是要你们完美,
>我只是希望你们知道,
>即使你们沉默,我也一直在听。”
程砚舟抱住她,肩膀剧烈颤抖。
多年后,这幅画被镌刻在星际共感联盟总部大厅中央,下方刻着一行小字:
>**“真正的沟通,始于承认自己也曾聋过。”**
某日清晨,夏南枝照例来到梧桐树下。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怯生生地递给她一只手工折的纸船,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音符。
“这是我梦见的歌。”他说,“你能帮我找到唱它的人吗?”
她笑着接过,放进共感仪扫描。片刻后,系统提示:匹配成功。位置显示在南太平洋一座孤岛上,一位年迈的渔民正每日黄昏对着大海哼唱同一段旋律??那是他失踪儿子最喜欢的童谣。
她立刻联系联络署,安排虚拟重逢仪式。
当晚,老人坐在海边小屋的屏幕前,看见孙子亲手叠的纸船漂过海浪,停在他脚边。孩子通过共感系统“唱”了一遍那首歌,虽跑调,却真诚。
老人老泪纵横,喃喃道:“他还记得……他还记得啊……”
这一幕被全球直播。评论区刷屏般出现一句话:
>“原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死,是我想你了,却怕你不听见。”
而在这场浪潮中心,昭昭完成了她的毕业论文??《论情感的量子纠缠性:以共感网络为例》。答辩当天,评委之一的念念读完最后一页,久久不能言语。
最终,她只问了一个问题:“你说爱可以超越时空,那你相信恨也能被转化吗?”
昭昭沉默片刻,打开随身携带的共感终端,播放了一段音频。
那是十八年前,程砚舟在离婚协议书签署后独自留在办公室的独白。录音质量很差,夹杂着雨声与抽泣,但他反复说着一句话:
“如果有一天你们需要我,不管我在哪,哪怕爬,我也会回来。”
全场寂静。
许久,念念红着眼眶点头:“通过。”
那天晚上,一家人再度聚在南山湖畔。程砚舟破天荒地带了烧烤架,笨拙地翻弄着焦黑的肉串。夏南枝笑着摇头,接手料理。昭昭则静静望着湖面,忽然伸手指向天空。
一道银弧划破夜幕,Originwave接续体缓缓显现。这一次,它的形态不再是神殿,而是一艘巨大的飞船轮廓,舰首铭刻着四个字:
>**归航号**
系统自动广播:
>【新任务触发】
>【目标:护送首批‘情感遗民’回归精神故乡】
>【执行团队:夏南枝、程砚舟、昭昭】
风吹起夏南枝的长发,她仰头看着那艘属于未来的船,忽然觉得,这场漫长的告别,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开始。
她握住身边两人的手,轻声说:“走吧,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