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南枝后面这句话是对南荣念婉说的,也是对南荣琛说的。
说完,她继续看向那八人,“继续吧,什么时候见得我?”
说话那人被南荣念婉刚刚一打断,生怕自己说错话,都不敢继续开口了。
他以为不开口就没事,夏南枝可不给他这个机会,“你怕是忘了自己说到哪了,我帮你补充一下,你刚刚说到四天前的傍晚……继续吧。”
说话那人的眼神不断瞟向南荣念婉。
南荣念婉根本不敢去看他,她后槽牙紧紧咬着,心里紧着一根弦。
犹豫了好久,。。。。。。
夜色如墨,南山湖面倒映着“归航号”的银光,波纹轻漾,仿佛整片水域都在呼吸。那艘飞船悬浮于半空,通体流转着液态金属般的光泽,舰首的“归航号”三字在星光下微微震颤,像是被某种古老频率唤醒的灵魂。它不再只是Originwave计划的技术结晶,而是一枚承载人类情感重量的方舟??载着那些未能说出口的爱、来不及告别的遗憾、以及跨越生死仍不肯熄灭的记忆之火。
夏南枝站在湖畔,掌心仍残留着程砚舟与昭昭的体温。她低头看女儿,昭昭正仰头凝视飞船,眼瞳中浮现出细密的音波纹路,那是共感核心激活的征兆。她的手指轻轻摩挲轮椅扶手上的微型终端,一道无声指令已悄然发出。
“Motherwave协议已同步。”她用手语比划,“通道将在三分钟后开启。”
程砚舟放下烧烤架,拍了拍焦黑的手指,声音低沉却坚定:“第一批‘情感遗民’名单确认了吗?”
“三百七十二人。”夏南枝接过终端查看数据流,“全是近十年内因意外或疾病离世,但亲属持续提交高频思念信号的对象。系统筛选出情感印记最完整的个体,准备进行意识片段投射。”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其中一行名字上,指尖微颤。
**林婉清,女,42岁,原青藤计划首席研究员,死因:实验事故。**
那是她的母亲。
十八年来,这个名字像一根埋在血肉里的刺,痛得隐秘而持久。她曾无数次质问命运为何夺走母亲的生命,又为何让她在临终前留下那句模糊不清的遗言:“南枝……别关掉琴……”如今,她终于明白,那不是嘱托,是召唤。
“你打算接她回来?”程砚舟察觉到她的异样,轻声问。
夏南枝没有回答,只是将终端递给他。屏幕上,一段加密日志正在自动解码,标题赫然写着:《听者?终章》。
这是婉清留下的最后一份记录。
他们三人围坐在湖边石凳上,共感仪连接成三角阵列,启动私密回放模式。画面浮现时,依旧是那间老实验室,灯光昏黄,仪器嗡鸣。婉清穿着白大褂,面容憔悴,眼神却异常清明。她对着镜头缓缓开口:
>“如果你们看到这段影像,说明‘回声纪元’已经降临。我很抱歉没能陪你们走到最后,但请相信,我的离开,是计划的一部分。”
她停顿片刻,抬手触碰控制台上的共感核心球体,指尖泛起微蓝光芒。
>“青藤计划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为了听见宇宙。我们真正想破解的,是人类内心最深的孤独。当科技让我们能感知彼此情绪时,我们也开始害怕??怕被看穿,怕被误解,怕爱得太深反而伤得更重。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关闭共感功能,戴上屏蔽环,活成一座座孤岛。”
她苦笑了一下。
>“可孩子,真正的勇气不是学会倾听世界,而是允许自己被听见。我研究共感二十年,直到生命尽头才懂这个道理。所以我做了个决定:用自己的死亡,作为最后一次情感投射实验。”
夏南枝猛地攥紧拳头。
画外音继续响起。
>“我不是死于事故。我是主动切断防护系统,让逆向辐射穿透大脑,在最后一刻将毕生记忆与情感压缩进Motherwave母频。这具身体会消亡,但我的意识将以‘残响’形式存在于网络底层,等待一个足够纯净的共鸣点来唤醒。”
她望向镜头,目光仿佛穿越时空,直抵夏南枝的心底。
>“那个人,是你女儿。昭昭。她是钥匙,也是桥梁。而你,南枝,你是唯一能承受真相的人。所以,当你准备好了,请替我告诉她一句话??”
画面忽然闪烁,音频出现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