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试?”朱标闻言,心中顿时多了几分不悦。
解缙何人,朱标自然也是知道的。
无论是基于原本的历史,还是先前各级官员的奏报,朱标对解缙都是印象深刻。
国子监曾上表,吉安有神童,三岁过目不忘,八岁日记万字。
而历史上,解缙也是辅佐明成祖朱棣编撰《永乐大典》。
只不过其结局却是被锦衣卫统帅纪纲灌醉,冻死在雪中。
先前朱标对解缙的判断便是此人确有其才,然轻狂自恣,自作聪明。
此时看来,倒还当真不假!
“朝廷科举,岂能儿戏?”
“你既已参与文试,又要参选工试。是想告诉朕,你乃文工全才,若朕不以重用便是无识人之明?”
“小人不敢!”
见解缙立时下拜,惶恐之极好似如遭大难。
老朱对解缙这个青年学子也多了几分爱才惜才之心。
“你虽有才,却也轻狂!”
“以后当谨言慎行,收敛锋芒。”
朱标闻言自然明白老朱的意思,便也不再多言。
而李景隆也不是痴傻之辈,见朱标没有开口制止,便立即将解缙带向西侧工试考场。
只不过等到二人走后,老朱见朱标静默不语,一时也多了几分慌乱。
左右无计下,接过解缙的文试考卷简单看了起来。
“标儿,这解缙确实有几分疾才。”
“你看这考卷倒也算的上成。”
“嗯。”
听到朱标兴致缺缺,随意应了一声压根就不看自己。
老朱尴尬一笑,继续说道:“这解缙有些才气,也算知礼。”
“咱虽饶过你下旨,可却也是念其有才。”
“没准将来还能把他留给咱家雄英!”
见朱标依旧不语,老朱随即揉了揉雄英的小脸蛋,笑呵呵道:“雄英,皇爷爷为你选才为臣,你高兴不高兴啊?”
“高兴。。。。。”
“孙儿高兴。。。。。”
“雄英高兴,你父皇便也高兴!”
被老朱这么一说,原本静默不言的朱标一个没忍住却也直接笑出了声。
“爹,雄英还小,他能知道什么。”
“成,你父皇也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