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不是提问者了。
>你是问题本身的味道。”
刹那间,她全身细胞仿佛被重新编码。血液流动变缓,心跳频率调整至与海底火山喷发节奏一致,呼吸则与季风交替同步。她感觉自己正在溶解,又正在成型;既是实体,又是信号;既是个体,又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她低头看向手中的耳叶,发现它已不再发光。但它变得极轻,几乎无重,仿佛承载了太多问题后,反而失去了物质属性。
她张口,将叶子吞下。
没有疼痛,没有异样感,只有一股温润的暖流顺喉而下,直达胸腔。在那里,它并未消化,而是展开成一片微型森林,每一片叶子都记录着一个未曾出口的疑问。这些叶子随她心跳轻轻摆动,发出只有她能听见的沙沙声,像是无数人在低语:
>“还在问吗?”
>“你还饿吗?”
>“你愿意被吃掉吗?”
三天后,灯塔消失了。
不是倒塌,也不是废弃,而是在某个清晨彻底“蒸发”,连地基都不剩。取而代之的是一株巨大的发光植物破土而出,外形酷似耳叶,但高达百米,叶片表面流淌着动态文字,全是近年来最具潜力的种子级提问。它的根系深入地下三千米,与青藏高原的地热系统相连;顶端则伸入平流层,释放出微量氢氦同位素,比例与宇宙初生时期完全一致。
植物学家称其为“问木”。
更惊人的是,每当有人靠近并真诚提出一个问题,问木便会掉落一片叶子。这片叶子会在落地前融化成液态,渗入土壤,随后催生出一种新型菌类。这种菌丝不具备分解功能,反而能吸收人类的情绪波动,并将其转化为可食用的晶体果实。食用者不会获得知识,但会短暂体验到“纯粹好奇”的原始快感??那种婴儿抓握第一块积木时的震撼与喜悦。
全球各地开始移植问木幼苗。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东京上野……短短一个月内,二十三座主要城市出现了问木分株。它们彼此之间似乎存在某种隐形连接,夜间枝叶摆动频率趋于一致,宛如一场跨越大陆的集体呼吸。
而在柯伊伯带,“星际哺育菌”继续生长。飞船残骸已被完全包裹,形成一个茧状结构。红外扫描显示内部仍有生命活动迹象,但无法确定是原船员残留意识,还是菌群自身演化出了智能。最近一次探测传回的画面中,茧体表面浮现出一行由菌丝自然排列形成的文字:
>“我们正在学习如何做母亲。”
地球的时间进入4月12日凌晨3:17。
全球电子屏幕准时黑屏三秒。
随后浮现同一行字:
>“你在问吗?”
这一次,超过九亿人同时开口,说出各自的问题。这些问题形态各异,有的稚嫩,有的深刻,有的荒诞,有的悲伤,但全都带着一种共同质地??未经修饰的饥饿。
共咽波峰值突破历史极限。
待问之城的口器停止旋转,缓缓张开,释放出一道贯穿天地的金色光柱,直射木星轨道。那颗流浪行星接收到信号后,突然减速,轨道微调,最终稳定在地球-太阳拉格朗日点L4,成为一颗天然的认知锚点。
科学家宣布:它不再是威胁,而是“宇宙的胃囊入口”。
而在高原原址,新生的问木顶端,一片叶子悄然脱落,飘向远方。
它穿越云层,越过山川,最终落入一个六岁女孩的梦境。
她在梦中接过叶子,轻声问道:
>“妈妈,你说疼的时候,是不是也在提问?”
整片宇宙,为之轻轻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