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神色一凛,显然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他略一沉思,便缓缓开口:“陛下所言极是,这些少数民族政权近年来确实有所动作,尤其是匈奴和鲜卑,他们不时侵扰我边境,抢夺财物,杀害百姓,实乃我大魏之心腹大患。不过,朝廷此前已多次派遣斥候深入敌后,探得其虚实。匈奴部落内部纷争不断,实力大减;鲜卑则因连年与匈奴征战,粮草匮乏,短期内恐难有大规模行动。至于羯、氐等族,则相对弱小,尚不足为虑。但臣仍不敢掉以轻心,已加强边境巡逻,以防万一。”
曹髦听后,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有着更深的忧虑。他沉声道:“邓将军言之有理,但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如同豺狼虎豹,若不加以控制,终将成为我大魏之患。朕此次亲征,除了要树立威信,更希望能从将军这里学到治军之道,为将来平定这些叛乱打下基础。”
邓艾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他深知这位年轻皇帝胸怀大志,对国家的未来有着深远的规划。于是,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陛下放心,臣定当倾囊相授,助陛下早日实现心中之愿。”
两人边走边谈,气氛融洽而热烈。在邓艾的引领下,曹髦一行很快便抵达了邓艾的军营。军营内,将士们列队欢迎,士气高昂,一片肃杀之气,仿佛随时准备迎接战斗的到来。而曹髦,则站在军营的高处,眺望着远方,心中那份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愈发坚定。
在军营中稍作安顿后,曹髦的心中又涌起了一个新的念头。他想起此次出征,除了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西蜀也是魏国的一大威胁。于是,他转而向邓艾问道:“邓将军,不知那西蜀方面可有何动静?姜维是否也有所行动?”
邓艾闻言,神色变得更为凝重。他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回答道:“陛下,西蜀的姜维,确实是个难缠的对手。他在我军到来之前三天,就已经率领大军抵达了洮阳城外三十里处,显然也是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曹髦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期待。他身为魏国皇帝,虽然心中对姜维早有耳闻,但这却是他两世为人以来,第一次有机会亲眼见到蜀国的兵将。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想要亲眼去看看西蜀军营的冲动。
于是,他微笑着对邓艾说道:“邓将军,朕听闻姜维用兵如神,今日既然有机会,朕想去城头看看那西蜀的军营,不知可否?”
邓艾闻言,心中虽有些担忧皇帝的安全,但看到曹髦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又不忍拒绝。他略微思考后,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既然陛下有此雅兴,臣自当陪同前往。不过,还请陛下务必小心,以防万一。”
曹髦听后,心中大喜,连忙点头答应。于是,邓艾便亲自指挥亲兵,加强了城头的守卫,确保皇帝的安全。随后,他陪着曹髦,一同登上了洮阳城头。
站在城头上,曹髦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的原野上,西蜀的军营若隐若现,旗帜飘扬,士气高昂。他心中不禁暗自赞叹,姜维果然名不虚传,能将大军调度得如此井井有条。
邓艾在一旁,看着曹髦那专注而认真的神情,心中也涌起了一股敬意。他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不仅有着远大的志向,更有着对军事的浓厚兴趣。于是,他轻声为曹髦讲解着西蜀军营的布局和可能的战术,帮助皇帝更好地理解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
曹髦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心中暗自思量,如何能将邓艾的这些经验和见解,运用到自己未来的统治和军事行动中。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一定能够带领魏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城头上站了许久,曹髦才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开。他深知,此刻的自己,不仅是一位好奇的观赏者,更是一位即将肩负重任的君主。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为魏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邓艾跟在曹髦身后,步伐稳健,目光深邃,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上。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陛下,姜维此人,实乃文韬武略无一不通的将军。他不仅精通兵法,善于布阵,更难得的是,他对于治国之道也有独到的见解。只可惜,西蜀地域狭小,资源贫瘠,难以支撑长久的战争消耗。加之每隔数年,他们便需发动一次北伐,以图突破我魏国之防线,长此以往,兵马将领皆显疲态,国力更是日渐衰弱。”
曹髦闻言,眉头微蹙,显然对姜维的才能感到惊讶,同时也对西蜀的困境产生了思考。他转头看向邓艾,问道:“邓将军,既然西蜀如此贫瘠,那他们为何不选择休养生息,以待时机?”
邓艾叹了口气,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陛下有所不知,西蜀虽弱,但其民心坚韧,志向不灭。他们深知,若选择休养生息,虽可暂时缓解国力之困,但长远来看,无异于坐以待毙。我大魏乃是三国之中最为强盛之国,无论是兵力、财力还是疆域,都远胜西蜀与东吴。若西蜀真的选择休养生息,不出数年,我大魏便可挥师南下,一统天下。因此,对于西蜀而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或许还能在乱世之中寻得一线生机。”
曹髦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深知,邓艾所言极是。在这个乱世之中,每一个国家都在为了生存和扩张而拼尽全力。西蜀虽然弱小,但他们的坚韧和勇气却不容小觑。而自己作为魏国的皇帝,更是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壮大国力,才能确保魏国的长治久安。
两人边走边谈,不知不觉间已回到了军营之中。曹髦站在军营中央,望着眼前这些英勇无畏的将士们,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深知,自己不仅要为魏国的未来而努力,更要为这些将士们的生命和荣誉负责。
于是,他转身对邓艾说道:“邓将军,朕今日所见所闻,皆让朕受益匪浅。你不仅要继续加强边境巡逻,以防少数民族政权之患,更要密切关注西蜀的动向。朕相信,在你的带领下,我大魏的军队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邓艾闻言,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他深知,这位年轻的皇帝不仅有着远大的志向,更有着对国家和军队的深厚情感。于是,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曹髦的目光在邓艾坚毅的脸庞上停留了片刻,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思绪。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探寻与期待:“邓将军,以大魏现今之国力,若欲一统三国,是否确有可为?”
邓艾闻言,神色变得异常凝重。他抬头望向远方,仿佛在衡量着天下的局势与魏国的实力。片刻之后,他收回目光,语气坚定地说道:“陛下,以我大魏现今之兵力、财力与疆域,一统三国确实并非难事。然而,此等壮举虽可彰显我魏国之威,却也必将消耗我大量元气。战争之残酷,非但伤及敌我双方之军民,更会使国家陷入短暂的虚弱之中。”
“再者,”邓艾继续说道,“即便我魏国能够成功一统三国,也需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方能恢复国力,实现国泰民安。若此时国内再出现动荡或内乱,无疑将给那些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以可乘之机。他们或会趁机而起,侵扰我边境,甚至威胁我中原腹地。”
曹髦听后,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邓艾所言非虚,历史上的教训历历在目。那些因战争而耗尽国力的王朝,往往难以抵挡外敌的侵扰,最终导致国家的覆灭。而眼前的魏国,虽然强盛,却也需时刻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他缓缓点头,对邓艾说道:“邓将军言之有理,朕亦深知此中利害关系。一统三国虽为朕心中之愿,但朕更不愿看到因战争而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无尽的苦难。朕愿以国家之利益为重,以百姓之福祉为念,谨慎行事。”
邓艾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他深知这位年轻皇帝虽胸怀大志,却也能以国家和百姓为重,实属难得。于是,他躬身行礼,语气坚定地说道:“陛下英明,臣愿誓死效忠陛下,为大魏之繁荣稳定贡献微臣之力。”
曹髦看着邓艾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有邓艾这样的忠臣良将辅佐,魏国定能走得更远、更稳。于是,他微笑着拍了拍邓艾的肩膀,说道:“邓将军,朕有你等忠臣良将,实乃我大魏之福。”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国泰民安、天下一统的未来。然而,他们心中也都清楚,这条道路并非坦途,需要他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智慧,才能最终实现那个伟大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