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电影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而电影所带来的视觉体验听觉体验也屡见不鲜;但安森通过一个音乐录影带却能够将这种观看体验推向全新层面,以音乐和现场表演为桥梁带来冲击。
瞠目结舌!
不止街道而已,陆陆续续驾车离开的那些人们也没有例外,即使远离现场,坐在自己的工位面前,脑海里依旧在激荡汹涌那些画面,那些澎湃的情绪根本安静不下来,迫不及待地试图找人一起分享。
包括布莱尔和凯伦他们这些铁杆粉丝也是一样。
面面相觑之间,依旧想不明白安森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安森,却一次次为安森所带来的惊喜臣服。
凯伦,“……安森到底怎么做到的?”
布莱尔张开嘴巴,摇摇头,“我不懂。”
凯伦,“哇哦,我的意思是……这在导演里很正常吗?还是……”
布莱尔轻轻耸了耸肩,“我不懂。”
一问三不知,两个人交换一个视线,双双大笑起来。
与此同时的洛杉矶世纪城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全面炸锅。
格洛莉亚正在亲眼见证盛况。
那些经纪人、那些电影公司专业人士不是普通观众,他们在行业里打滚,他们知道导演的技巧和能力,同时,他们也知道电影导演和其他工种不同。
在好莱坞这些年,从拍摄音乐录像带或者广告起家,而后进入电影领域取得成功,这样的导演着实不少。
“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的大卫-芬奇,“绝地战警”、“勇闯绝命岛”的迈克尔-贝,“异形”、“银翼杀手”、“角斗士”的雷德利-斯科特,“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的斯派克-琼斯,当然,还有“暖暖内含光”的米歇尔-冈瑞。
但他们终究只是小部分,非常非常稀少的一部分。
更多时候,拍摄音乐录像带和广告的导演转入电影行业就是一场灾难,因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媒介载体和艺术形式,能够拍好音乐录像带和广告却不一定能够拍好电影。
严格来说,好莱坞对于音乐录像带和广告出身的导演有歧视、偏见,往往不太愿意轻易把工作交给他们。
当初大卫-芬奇转行进入好莱坞拍摄“异形3”,结果全部拍摄完毕,却被剥夺后期剪辑权,他相当于一个傀儡一个工具人,电影被剪辑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大卫-芬奇整个职业生涯拒绝承认那是自己的作品。
所以,区区一支音乐录像带而已,专业人士们怎么可能大惊小怪?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恰恰因为他们足够专业,一眼就能够看出“航行”的这段视频有真东西。
从音乐录像带到现场表演,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安森完完全全以拍摄电影的方式完成两种叙事,不仅仅是音乐而已,更是一种影像,用画面诠释叙事,视觉和听觉演变为旋律,带来惊艳的效果。
因为专业,所以震惊。
因为专业,所以汹涌。
整个世纪城前所未有的热闹,格洛莉亚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景象,这巴掌大小的地方似乎迎来了地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