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的,假若官家所言是事实。
男耕女织中的女织经济崩塌,那么,这必然带来颠覆既有秩序的社会变化!
而上一次中国出现这样剧烈的社会变化,恐怕还须得追溯到春秋。
圣人曾用一个形象的词来描述彼时的社会情况——礼崩乐坏!
于是,八佾舞于庭!
于是,臣弑君、子弑父、弟弑兄,层出不穷。
现在,又要礼崩乐坏了吗?
刑恕的内心生出深深的恐惧。
所有文人士大夫,都天生的厌恶着礼崩乐坏后,秩序崩溃所带来的社会混乱。
大宋的士大夫们尤其如此!
因为,五代的乱象,给他们留下深深的印记,让他们患上了严重的pTsd。
即使刑恕,也不例外。
他颤抖着嘴唇,拱手拜道:“陛下!”
“若果有此种可能……”
“臣斗胆,乞陛下降诏,命有司禁绝綀布,并捣毁一切綀布作坊!”
赵煦听着笑了,刑恕的反应,相当的正常。
大宋士大夫就是这样的。
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会拼命的保护,已有的社会秩序。
并幻想着这样的世界,将永恒不变。
因为,只要世界永恒不变,那士大夫们就将永远高高在上。
所以,庆历新政的时候,他们反对。
所以,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当年庆历新政的参与者们反对。
所以,现在,当一个可能摧毁现有秩序的东西出现时。
可以预见,大部分的士大夫们,包括新党的那些人,十之八九还是会反对。
所以,赵煦才会让利于‘民’,才要把勋贵外戚元老们拉下水,才要塑造出一个儒家标准意义上的明君形象。
不这么做的话,赵煦要做的事情,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
故此,赵煦也不恼,只是笑着道:“学士勿忧!”
“一切都在朕的掌握中!”
“上个月,朕已命刘惟简出封桩库钱与府界各县,收购农户所有的土布……”
作为现代留学生,赵煦深谙着维稳之道,关键在于及时掌握地方民情。
所以即位之初,他就命探事司,重点关注汴京物价,并依托汴京新报的网络,追踪汴京城各厢坊的主要民生物资价格的涨跌。
经过三年展和经营,探事司的网络和情报能力,自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地方姑且不提,眼皮子低下的开封府府界诸县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不可能瞒得过他的。
自然的,他可以及早准备针对性的政策,并在危险到来前,及时踩下刹车。
“此外,汴京城中的纺织作坊,也在大量吸纳着民间的空余劳动力……”
“一个月学徒也能拿到每个月两贯的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