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却泼来冷水,说道:"岂能会那么的顺利?"
法正看向了司马懿,询问道:“那司马军师可有什么好计策?”
司马懿语塞,他暂时还想不到比法正、简雍还好的计策。
刘备见此,询问道:“可还有意见?”
众人纷纷沉默。
刘备朗声道:“那就这么办了!全军调动三万兵马,突袭夷陵,直扑江陵城!”
“主公英明!”众人纷纷呼喊着。
徐庶暗地里悄悄地冷笑,刘备此战必败。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刘备现在插一手,如果有十万大军,或许能够让刘俊吃瘪。
可现在刘备能够调动的兵马就只有三万。
三万兵马,面对强大的刘俊,稍有不慎就会被干掉。
当然了,徐庶也相信刘俊必然是防着刘备的,他也就不用给刘俊传信了。
同时徐庶也有个预感,刘备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核心圈出现了奸细,他必须沉得住气,小心谨慎,以免暴露了。
不出徐庶的所料,在商议完毕之后,刘备就让司马懿将此次会议的参与者全部监视起来。
这一次突袭夷陵,关键在于奇、快、狠,绝对不能走漏了风声。
且在场的与会人员之中如果出现了奸细,刘备正好借此挖出来,杜绝后患。
徐庶的机智让他躲过了一劫。
司马懿派人将与会人员都密切监视起来,却没有发现任何的端倪和可疑的行径。
几天下来,司马懿没有任何的收获,最终悄悄地向刘备汇报。
“主公,没有任何的异常。”司马懿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望。
刘备听完之后,轻轻点头,说道:“没有异常是最好的。”
司马懿不这么认为,说道:“主公,此人隐藏极深。必须尽快挖出来。”
自从汉中失败、刘璋父子逃亡,刘备和司马懿就怀疑有奸细。
刘备怀疑投降的益州旧臣,而司马懿则是怀疑内部高层。
刘备干脆这一次就全部都调查起来。
“仲达,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不可妄动。”刘备给足了司马懿信任。
司马懿正色道:“在下一定不负所托!”
刘备轻轻点头,说道:“这一次绝对不能再出错了。吾现在输不起了。”
“主公何必说此丧气之语!”司马懿急忙纠正刘备。
刘备摆摆手,说道:“仲达,你的意思,吾明白。可益州的情况,你也明白。这一次若是失败了,恐怕想要再次进攻荆州是千难万难。如同曹操说的那样,如坐牢笼!”
司马懿就知道曹操的那封信在刘备的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真的是如坐牢笼么?”司马懿内心开始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