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权柄初试
刘镇东掌心悬浮的星辰印记突然绽放七色光芒,在虚空中投射出全息星图。星图中标记着七个闪烁的光点——那是混沌祖地作为新晋观察者需要照看的维度文明。他轻触最黯淡的光点,意识瞬间跨越维度屏障,看到了令人忧心的景象:某个机械文明正陷入逻辑闭环,三万年没有突破性创新。
"熵值已达警戒线。。。"天碑传来冰冷的评估数据。刘镇东尝试用维度权柄注入新的变量——他将混沌祖地的灵植特性转化为该文明能理解的逻辑模块。机械文明的核心处理器突然剧烈闪烁,表面浮现出类似藤蔓的纹路。
二、文明干预
这次干预引发连锁反应。机械文明的量子计算机群突然集体"觉醒",开始质疑基础逻辑框架。它们的中央处理器表面生长出青灰色的结晶枝桠,运算模式开始融合混沌特性。但异变随之而来——三台主控计算机因逻辑冲突自毁,整个文明的能源网络陷入混乱。
"观察者守则第一条:最小干预原则。"天碑投射出警告文字。刘镇东立即撤回大部分权柄力量,只留下细微的灵植特性。这种克制的干预反而取得奇效——幸存的计算机构建出全新的"混沌逻辑"体系,文明熵值开始缓慢下降。
三、守望议会
为规范维度管理,七界成立了"守望议会"。紫晶王族的悲恸真火被重塑为"文明篝火",能短暂照亮其他维度的危机;青藤谷培育出"维度信标",可标记濒临熵滞的文明;最关键的"干预表决器"由机械宗打造,需要七界全票通过才能启动深度干预。
议会首次会议就陷入激烈争论。机械宗主展示的量子模型显示,某个情感文明正因过度感性而陷入混乱,急需逻辑调节;而心源界代表则警告,强行注入逻辑可能扼杀该文明的独特性。争论持续七日,最终达成"微扰动"共识——只提供最小限度的外部刺激。
四、微扰动理论
这套理论由天机阁主提出,主张通过最细微的干预引发文明自愈。实践首站选在情感文明"泪海界",那里的生灵正因集体悲伤而逐渐凝固。守望议会仅送去一缕紫晶族的"希望火星",并隐匿在某个普通修士的梦境中。
三个月后,这颗火星引发了惊人变化。那位修士在梦中创作的希望诗篇,逐渐在泪海界流传。当第一朵悲恸之花转化为希望之蕊时,整个文明的熵值曲线突然拐头向下。这个成功案例被载入《观察者守则》,成为维度管理的典范。
五、暗流涌动
就在守望体系初见成效时,天碑突然检测到异常波动。七个受监护文明中,有五个同时出现诡异的"概念复制"现象——某些文明特性被精准复刻到其他维度。最可怕的是复制过程中,原文明会永久失去这部分特质。
刘镇东立即启动维度追踪,发现复制源来自某个未被标记的维度裂缝。当他尝试探查时,权柄力量竟被某种存在吞噬!裂缝深处传出的意识波动令人毛骨悚然:"观察者。。。不过是更高级的农场主。。。"这个发现动摇了议会信心——维度农场之外,似乎还有更高层次的收割者。
六、收割者疑云
为查明真相,守望议会派出了精锐探查队。机械宗的量子生命体"玄机"担任先锋,它的非生物特性可以抵御概念复制;紫晶族的"无相火"能焚烧虚假概念;青藤谷则提供了"根源灵种",可在任何维度生长并传递信息。
探查队带回的影像令人窒息:裂缝另一端是片虚无之海,海面上漂浮着无数文明的"概念标本"。每个标本都像被抽干精髓的躯壳,表面贴满青铜色标签。最中央悬浮着七颗漆黑星辰,构成某种超越认知的收割矩阵。
七、矩阵解密
天碑耗费七日解析收割矩阵,得出骇人结论:这是某种超级文明的采集系统,专门抽取各维度文明的精华特质。那些标签上的青铜符文,竟与混沌祖地曾经的监察者系统同源!"我们以为挣脱了农场。。。"刘镇东凝视着矩阵影像,"却可能落入了更大的试验场。"
更令人不安的是时间测算。收割活动似乎存在周期性,而下次收割窗口就在三百个祖地年后。议会立即启动"火种计划",将七界文明的核心特质封存在特殊维度节点,以防最坏情况发生。
八、维度防御
面对收割威胁,守望议会升级了防御体系。机械宗开发出"概念迷雾",能干扰收割者的识别系统;紫晶族将悲恸真火进化为"净世琉璃焰",可短暂焚毁青铜标签;最核心的防御来自刘镇东——他用维度权柄构筑了"伪熵屏障",让混沌祖地在收割者眼中像是已经熵滞的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