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国维也知道这些时日使唤杜弘域的次数有些频繁,所以在军令中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要派他去救蒋若来的原因,其中就专门提到刘、牟两部欠饷数额巨大不宜轻动,所以希望杜弘域体谅他的苦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张国维不知道刘良佐和牟文绶私底下合伙贩卖私盐以及一些违禁物品牟利养军的事情,那同为武将的杜弘域可是非常清楚刘牟二人的那些勾当。
毕竟这要论起做非法生意他榆林杜家那也是不逞多让,这榆林镇宁塞营以西那一片的长城沿线来来往往的走私商队,其中有一大半的都是他杜家的生意。
这也为什么杜弘域没有举报刘牟二人的原因,毕竟他自己家都不干净,哪里有脸去举报别人?!
况且这能够光明正大的贩卖私盐,杜弘域估计这两人的身后肯定站着有他惹不起的神仙。
杜弘域一想起这两个家伙贩卖私盐赚的盆满钵满居然还有脸说部队欠饷,所以这就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杜弘域又破口大骂道:“这姓刘的和姓牟的真他娘的不是东西!”
“吃的他娘的肥头大耳的一点力气都不想出,就指望老子一个人来出力气,到时候把老子累趴下了,我看谁来挑这个大梁!”
其实这也不是牟文绶和刘良佐两人不想出力气,而是两人不敢出大力。
因为这朝廷要是看到他们俩欠着军饷打起仗都这么卖力的话,那这以后还不得把他们当生产队的驴子来用?!
杜弘域之所以被当南京方面当骡子用,主要就是表现的太过于积极。
如果当初他在江浦县城跟老回回打了几个胜仗,就开始以部队伤亡过大需要休整为由挂机一段时间的话,那也不至于会像今天这样被当牛马使唤。
当然,这也不是杜弘域的江湖经验不足,而是杜弘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
他已经六十多的老父亲杜文焕,在崇祯四年因为擅离职守回家报仇被朝廷革职流放云南,到现在都已经四年多快五年的。
虽然这杜文焕在云南日子过的也不是太苦,毕竟杜家有的是银子,但这杜文焕是北方人又六十多岁的年纪,实在是适应不了云南的气候,所以到了云南之后经常的生病。
过去那老当益壮能够骑马射箭的杜文焕,此时身体衰弱的连骑着驴子都在喘大气,如果再不回老家调养的话,那就在这两年就要给杜文焕办丧事了。
所以这杜弘域被朝廷启用之后便卖力的剿贼,希望以战功来换取皇帝特赦他的老父亲杜文焕。
也就是在这一片孝心的驱动之下杜弘域剿贼十分的卖力,但是这杜弘域也不是傻子,自然是发现了张国维和范景文把他当冤种用。
。。。
待杜弘域骂完刘良佐和牟文绶两人之后,便叹了口气摆手杜弘业说道:“弘业,把舆图拿过来!”
这生气归生气,但军令还是要遵从的,毕竟他的老父亲还在云南受苦,而张国维和范景文两人也是以利用这一点来控制杜弘域。
两人经常给杜弘域画饼说,只要杜弘域能够为朝廷卖力剿贼,那他们两就联合上书皇帝请求特赦他的老父亲杜文焕。
听到杜弘域的话后这杜弘业在书房的书架上翻了一会拿出了一个卷轴,然后摊开摆在杜弘域的书案上。
杜弘域看着这南直隶的地形图眉头便紧皱了起来,铁营主力所在的九龙湖离着十字镇不到五十里地,杜弘域部的哨探自然是发现了。
所以这杜弘域的眼睛就一直看着那九龙湖,对于这铁贼杜弘域的印象其实并不深刻,因为这陕西农民起义的初期阶段杜弘域并没有跟着他爹一块参与镇压。
不过即使参与镇压估计也不会也不会有什么映像,因为当时最大的两路贼寇是王嘉胤和张存孟,当时的铁贼还只是一个小卡拉米。
但这些年铁贼的凶名他可是听的多了,作为西北将门他比大多数官军更加直观清楚的知道这铁贼的实力有多强悍。
紧接着这杜弘域便在舆图上南京老山的黄土岭路比划了一下,然后这杜弘域便没好气的说道:“这些文官大头巾是真他娘的想一出是一出!”
“这黄土岭山谷离着九龙湖也就十几里地,老子别说是从这里穿过去就蒋若来那个蠢货,老子就算是去给张国维那老小子上坟那铁贼也不会让我安稳的从这过去啊!”
“这老小子居然能想出让老子从黄土岭路这里穿过去!”
那一旁的杜弘业听到他堂哥这话后便问道:“那咱们该怎么过去?!”
杜弘域听后面色神秘一笑说道:“那只能是剑走偏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