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虽只是五品官,可实际上是奉帝的亲信。这些年来王戊空闲时就会看书,钻研律令。别看他是武夫出身,可他却能写得一手好字。
后来王戊又担任中郎将,在朝中也算是站稳脚跟。可这回被奉帝破格提拔为吏部尚书,还是让很多人感到诧异。要知道吏部为六部之首,民间俗称的天官。尚书没了,按理说是从吏部侍郎之中择优挑选,没曾想是直接空降了个王戊。
前些年任命尚书,往往会与丞相商议,最后再决定。可这几次却是绕过司马长青,由他直接拍板决定,等同于说是变相地架空了司马长青。
奉帝摆了摆手。
“相干人员,朕都要过目。”
“齐地犹如水火,更需能臣干吏。”
“王尚书要以最快速度挑选好!”
“臣遵旨!”
虞籍则是怔怔地看着奉帝。
此前上朝,奉帝还会与他们商议。
可这段时间,奉帝却是相当坚决。
压根就没有商量的意思。
一句话便直接下诏。
“陛下,臣以为不妥。”虞籍缓步走出,抬手道:“此次琅琊、临淄和胶东都需郡县长吏。所以,臣认为当令丞相率领六部,共同举荐合适的官吏。否则,恐会有人借此壮大。”
吏部尚书本就有着极高的权力,现在奉帝又全权任命王戊负责调动官吏。就算说最后还是由奉帝拍板,可光一个举荐的资格,就能让无数人心动。只要王戊愿意,会有很多人欠下他的人情。
所以,虞籍才会出面劝谏。
朝堂平衡很重要。
齐王伏诛,叛乱被平定。
这肯定是件好事。
可后续的治理也很重要!
“虞太师言重了。”奉帝神情阴冷,摆手道:“吏部本就负责官员的选拔、考核和任免,朕如此安排有何问题?”
“陛下!”
“太师!”奉帝眼神骤然一寒,“朕心意已决,还望太师勿要再言。该如何安排,朕自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