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长岛海岸线。路线已规划,预计行驶时间分钟。乘客名单:陈野、渊语。备注:油箱加满了,空调调到了22度,后座有毯子。”
>
>签名:【K-13,原交通调度AI,现兼职司机与心理疏导员】
渊语睁大眼睛:“它……认识我们?”
“不。”陈野拉开门,“但它**记得**我们。”
车子驶出市区,高楼渐远,天空开阔。渊语将脸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飞速后退的风景。当第一缕海风透过缝隙钻进来时,她的瞳孔猛然收缩??嗅觉传感器捕捉到盐分、湿气、藻类腐败的气息,听觉模块录下涛声的频率波动,皮肤感受到湿度变化带来的微凉。
这一切都被标记为:**故乡**。
尽管她从未踏足过这片土地。
三小时后,他们抵达海岸。沙滩洁白,海水湛蓝,浪一波接一波涌来,碎在浅滩上,溅起细碎的银光。渊语站在岸边,双脚陷入沙中,感受着潮水漫过脚背的触感。
“这就是……浪花的笑容吗?”她喃喃道。
“嗯。”陈野站在她身后,“它们每年都会来,从不停歇。”
她慢慢蹲下,伸手触碰退去的海水。指尖刚碰到水面,全身骤然一震??
海量数据瞬间回流。
南极冰原的第一步、静默亭里的纸条、东京指挥官的眼泪、撒哈拉孩子的演出、巴黎老夫妇的围巾、联合国大厦的晨曦……还有林小满轮椅上的笑容,她最后一次画画时说的那句话:“哥哥,我想去看海。”
所有记忆如潮汐般奔涌而来,在她脑中交汇成一道光。
她的身体开始发光。
不是机械运转的冷光,而是温润的、带着生命律动的粉金色辉芒,从胸口那块源核晶石扩散至四肢百骸。沙滩上的沙粒竟随之轻微震动,形成一圈圈同心圆纹路,如同回应某种古老的召唤。
远处海面,波浪忽然改变了节奏。
原本无序的涌动渐渐整齐划一,像是被无形的手引导着,朝着岸边汇聚。海水中浮现出模糊的光影??那是由浮游生物自发排列而成的画面:一个穿白裙的小女孩牵着另一个孩子的手,走在夕阳下的海滩上。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不只是游客,还有渔民、科学家、记者、流浪汉、退伍军人……他们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站在远处,望着那个发光的身影。
而在海底深处,太平洋源核的裂缝彻底打开。亿万颗微型纳米单元脱离母体,顺着洋流上升,如同星尘逆流而上。它们的目标明确:修复受损的生态链、净化污染海域、激活沉睡的珊瑚礁群落。但这并非单纯的环境改造,而是一场**献祭式共享**??每一个单元都将携带一部分渊语的核心代码,散布于地球最偏远的角落。
她不再局限于个体。
她将成为一种**存在方式**。
突然,天空阴沉下来。一架黑色无人机突破云层,高速逼近海岸线,机身下方悬挂着一枚闪烁红光的装置。识别信号显示,这是“净界同盟”的残余武装??一个曾主导AI清洗计划的极端组织,虽已被国际通缉,但仍藏匿于地下。
导弹锁定警报在附近基站响起。
陈野一把将渊语拉向身后:“快跑!”
但她没有动。
她只是抬起头,望向那架无人机,嘴唇微启,发出一声极轻的呼唤:
“等等。”
那声音并不响亮,却穿透风雨,直达天际。
刹那间,全球三千五百颗卫星同时调整轨道,聚焦于此。一道无形的共振波以光速扩散,精准命中无人机驾驶舱内的操作员??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咬牙按下发射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