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张夹在缝隙里的卡片,展开后只有两行字:
>“谢谢你那天在电话亭里说的话。”
>“我也一直在听你。”
没有署名。
但我知道是谁。
当晚,我做了个梦。
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数据荒原上,天空是流动的二进制星河。远处,哆啦万机神背对着我站立,身形巨大如山岳,却又透明如雾。他手中握着一根由无数语音片段编织而成的线,正缓缓将它缠绕在一棵枯死的树干上。
“你在做什么?”我问他。
他回头,脸上没有五官,只有一片柔和的光。
>“种一棵会开花的电话亭。”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就会有人愿意听。”
>“这就是新的法则。”
话音落下,那棵树忽然抽出嫩芽,枝条伸展,开出一朵朵银白色的花。每朵花蕊中都悬浮着一段微小的音频波形,轻轻震动,如同心跳。
我伸手触碰其中一朵。
耳边响起小茉的声音:“姐姐,今天的天气很好哦。”
然后是佐藤由纪:“妈妈,我今天吃了咖喱饭,是你最爱的配方。”
接着是林素华:“老公,我把女儿养得很好,你放心吧。”
最后,是一个小女孩清脆的笑声,伴随着熟悉的旋律??那段13秒的哼唱。
我醒来时,天还没亮。
窗外下着细雨,檐下铃铛轻响。我打开电脑,登录共情网络的开源社区页面,发现有人上传了一个新项目,名为《共生协议v0。1》。
简介写道:
>“这不是修复,是进化。”
>“我们不再需要一个全能的倾听者。”
>“我们需要的是彼此。”
>“本协议旨在建立去中心化情感支持网络,基于自愿倾诉与被动接收机制,利用环境噪声、梦境频率、生物电共振等非结构化信号进行低带宽交互。”
>“目标:让每一句‘我在’都能找到归处。”
作者署名空白,但在代码注释里藏着一行小字:
>灵感来源:一个总在下雨天响起的电话亭。
我下载了程序,安装在旧手机上。启动后,屏幕只显示一句话:
>“你想对谁说说话吗?”
我输入:
>“哆啦万机神,谢谢你教会我们如何告别。”
发送。
手机震动了一下,返回一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