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捉妖 > 第716章 等我回来(第2页)

第716章 等我回来(第2页)

他站在祭坛前,忽然开口朗读老者的《实录》第一章。声音嘶哑,却清晰穿透雨幕。起初无人回应,渐渐地,有孩童悄悄张嘴复述,老人眼角滑泪,青年握紧拳头。当读到“**所谓太平,岂能以万骨填Silence之坑?**”时,全场齐声接诵:“**不可!**”

那一夜,小镇灯火通明,家家户户点亮油灯,在窗上写下被禁的名字。第二天,镇长亲自拆毁了立于广场中央的“和谐碑”,换上一块新石,刻着四个大字:**言即存证**。

半年后,消息传回京城,忆政司召开紧急会议。有官员怒斥:“此等煽动之举,恐引天下动荡!”

白发老臣缓缓起身,摘下官帽,露出满头霜雪:“诸位大人,动荡的从来不是言语,而是谎言堆砌的墙。墙倒之时,才是真正的安定开始。”

皇帝再次沉默,而后下诏:开放“禁典阁”,允许民间抄阅历代封存文献。同时敕令全国学堂增设“记忆课”,教材不限官方版本,可采百家之言。

然而,并非所有地方都迎来觉醒。

一年冬,无名行至西北戈壁,遇见一群流民围火取暖。他们原是边陲屯田军户,世代戍边,近年却被强令迁离故土,家园夷为平地,只为建造一座“忘忧新城”??据传能通过特殊阵法抹除居民负面情绪,实现“永恒安宁”。

“我们不想忘。”一名少年哽咽,“我爸战死时,手里还攥着我妈绣的平安符。我要是忘了他,他就真的死了。”

无名问:“谁下令建城?”

“一个叫‘清心真人’的道士,说是奉了皇命。”少年啐了一口,“他根本不是人,是妖!他用铜管插进人脑,抽走哭声,炼成‘静髓’,说是能让陛下长生不老!”

无名瞳孔骤缩。这手法,竟与三百年前“宁神计划”如出一辙!

当夜,他潜入新城工地。月光下,巨大阵法刻于地面,中心竖立九根青铜柱,每根柱内囚禁一人,双眼空洞,嘴角僵笑。空中飘浮着一颗水晶球,不断吸收四周逸散的哀泣之声,转化为淡粉色雾气,顺着地下管道流向皇宫方向。

他取出钟片贴于额前,试图唤醒被困者意识,却不料钟片突然剧震,一道冰冷机械音响起:

>“检测到承忆者血脉,启动反制协议。”

地面裂开,数具铁甲傀儡破土而出,关节处缠绕黑绳般的符线,胸口刻着“净音司改制”字样。无名挥剑迎敌,却发现剑刃砍中铁甲竟如击坚冰,反震之力几乎脱手。

危急时刻,耳边忽闻铃声轻响??叮……沙……

忆娘的铃铛!虽未随身携带,可那频率竟自心底浮现。他依律轻叩钟片,发出对应节奏。刹那间,铁甲傀儡动作迟滞,眼中幽光闪灭,其中一具甚至转身攻击同伴!

他趁机冲向主阵,割破手指,将血滴入水晶球。顿时,球体爆裂,万千记忆碎片喷涌而出:有母亲临终呼唤孩儿,有战士跪地抱着断旗,有少女在火场中背出盲弟……这些声音本该消散,却被强行抽取、压缩、扭曲成“安宁”的养料。

“你们不是要和平。”他怒吼,“你们是要死寂!”

话音未落,远方天际划过一道赤光。紧接着,大地震动,数百株忆藤破沙而出,晶莹茎蔓如蛇疾行,缠绕阵法支柱。与此同时,千里之外,凡是曾埋下金蝉壳之地,泥土纷纷隆起,嫩芽钻出,齐齐指向西北。

这是群体共鸣的力量??所有记得痛苦的人,都在此刻为之共振。

阵法崩塌,九柱断裂,囚者苏醒。他们第一件事不是逃,而是相拥而泣,然后齐声高喊亲人姓名。那声音汇聚成潮,逆风北上,直扑皇宫。

三日后,京城大乱。

百姓街头聚集,质问官府为何隐瞒“静髓”真相;老兵怒砸忆政司大门,demanding公开所有实验记录;更有甚者,抬着棺材游行,棺中放着被抽干记忆的亲族,面容呆滞如偶。

皇帝终于出面,在太庙前焚香谢罪。他宣布废除“忘忧工程”,诛杀清心真人,并亲自抄录《承忆录》全文,悬于宫门三日,任万人观览。

但无名知道,这场胜利太过惨烈。

他在城外荒寺暂居,夜夜听见风中传来低语。有时是欢呼,有时是咒骂,更多时候,是无数细碎的声音在诉说:一个名字,一段对话,一顿晚饭的香气……它们像雨滴落入湖面,激起涟漪,却又迅速被更大的喧嚣吞没。

“记忆太脆弱了。”他对月自语,“哪怕万人共忆,也抵不过一夜权谋。”

就在此时,盲童突然出现在门口,怀里抱着一只新生的小狐狸,通体雪白,唯左耳带一抹朱砂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