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 第729章 旧贵与新贵(第4页)

第729章 旧贵与新贵(第4页)

水利、开荒、肥田,三者缺一不可。

给他们肥田之法,而我们收走了他们的劳力,那么他们就没有足够的人力去打造水利与开荒。

那么他们就只能依靠河流水网来布置自己的生产区域。

如此一来,在有限河流水网之间,谁都知道那边肥沃。

你觉得附近的部族,难道会坐视他们壮大?

战争是必然的。

而这个时候,只需要我们拉一派,打一派,就能让这群臣藩陷入不休战乱。

那么,消耗的人口与生产的粮食就会维持一个平衡。

肥田之法给了,也最多保证他们会为了好地而战。

等到打得差不多了,其他诸藩没有能力拉他们下马的时候,我们再去一道政令,册封他们为诸侯,然后要求他们从军征伐。

只需要三代人,他们就是殷商的一部分,而且不用担心他们脱离。

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子未,你都说了,是三代人!现在我们北面就有大敌!”公叔雀冷哼指着北面,“你难道能否认?”

“自然不会否认北面有大敌。但前提是,这个大敌,能搅乱我们的发展。但可能吗?燕君此人,算计深远,他愿意卖出肥田之法,本身就是打定主意我们会敝帚自珍,好让他的行人,在各地用这些方法,来换取这些部族的好感。

试问,你是想着自守好处,不分润下边的诸侯,然后看着这些诸侯对我们离心,最终投向燕国的怀抱吗?

到时候这些诸侯若是在殷商与燕国决战的时候,出工不出力,甚至背刺我们,难道这就是对的?

殷商与燕国的决胜,不在朝夕。

现在双方比拼的,就是各自的内里。

要有更多的粮草,更多的人口,更效率的政体,才有可能赢下接下来的胜负。

就好像你们撺掇子敛决堤放水。

结果九河的水没有伤到燕国分毫,反而让他趁乱吃掉了一半冀州,三分之二的兖州。

怎么?这个教训还没够吗?

你什么时候见过燕国胡乱出手开拓的?

没有!燕国的每一次用兵,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

他在越滚越大,而我们到处出兵,却没有获得对应的收益,反而是不断发生损失。

公叔雀,你还不醒来?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而把所有人的利益置于不顾?”

子未冷哼,目光不善的盯着公叔雀。

这一串话砸下来,不少贵族看向公叔雀的眼神,都带着警惕与不满。

很显然,他们都觉得子未的话有道理。

事实上,跟燕国接触过,或者去燕国求学过的殷商贵族,都不否认燕国的成绩。

并且随着燕国的日益壮大,他们也开始反思与检讨,为什么燕国能一日千里,而他们大邑商发展反而开始落下乘了。

子未就是其中一员。

而他认为,大邑商不如燕国的地方是方方面面的。

看似庞然大物,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农耕不行、治理不行、贵族更是不堪、甚至还在鼓吹人祭。

人祭是为了的应对温暖期人口增长的一剂良药不假。

但问题是温暖期要面对的应该是洪水与野兽,这些奴隶应该跟燕国一样,全部投入开荒与水利建设,而不是浪费在祭祀之中。

在子未看来,这就是贵族与贵族之间的差距。

辛屈自己就是藩部出身,他很清楚国家面临的问题,所以他尽可能配置人力,加强效率。

而殷商贵族们,太散了,并且因为血缘问题,彼此冲突不断,九世之乱的余波还在,子旬、子颂、子敛三兄弟哪怕约定好兄终弟及的传统,也仍然让这些贵族看到了战队、获益的希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