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女少卿被隔壁恋爱脑缠上了 > 多谢昭昭(第1页)

多谢昭昭(第1页)

宋禅眯着眼看着王永消失在视线中,转头却又想起另一桩事,道,“听芙姐姐说,沈晏又被关在家里了?”

池靖安用叉子插起一块西域的瓜果递给宋禅,“嗯,沈晏这次估计月底都不一定能出门了。”

瓜果切得较大,宋禅嘴里塞得慢慢的,汁水不自觉顺着嘴角流出。她迅速拿出手绢轻点将汁水擦去,又用帕子将嘴巴遮住,边嚼边示意池靖安给她倒杯热茶。

池靖安道,“慢点,小心呛到。”

宋禅喝了两口,压下胸口的难受,“沈晏怎么回事?”

池靖安接过茶杯,圆台上的舞姬开始跳舞,鼓点的声音略大,他说了两句看到宋禅睁大眼睛,显然一副没听清的样子,索性将扇子打开遮住面容靠近宋禅,微微提高声音道,“沈晏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惹怒了沈侍郎,连我都见不到。”

一舞暂歇,琴女从帘子后面走到台前,俯身行礼后,道,“诸位公子,宴会正式开始,下面由窈娘为大家献上一曲。在此期间,诸位才子可以此景作诗,若有流芳百世之文,便可获得奖赏。”

宋禅看向座位上激动的读书人们,他们或为了名,或为了利。

有的人自知比不过,索性连动笔都不肯,纯粹地欣赏着这曲琵琶。

这曲《离人歌》是前朝一位豆蔻年华的女子送心爱之人上战场后所作的思念之曲,宋禅不需要抓耳挠腮地想诗词,全身心地投入曲中。

琵琶声如泣如诉,引得宋禅也掉了几滴眼泪。

宋禅抽离乐声,却看见池靖安端坐在身侧,透着曲子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宋禅也不扰他,手托着下巴观察其他人。她出生京城,却在乡野长大,师父总担心有朝一日她被卷入权势争斗中,所以带她游历。四方游历时总会遇见一些难以想象的事,认识一些不可理喻的人。

比如王永,她看着他像一只疯狗,躲在门背后随时出击。

而她,已经变成了他的猎物。

宋禅想到此处,却是莞尔一笑。池靖安也从曲中抽离,突然道,“昭昭,你知道当初为何我会被悄悄送到书院吗?”

宋禅摇头。

他又接着道,“我爹当年是王府唯一的男丁,数万的护边军不能扔下。兵权是乱世的保命符,也是盛世的夺魂刀。他不希望我再背负这个责任,也为了保护我,所以不让我练武,将我送到老师手下读书。”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永安王当初是想从边疆退下来,做个闲散王爷。只是没想到,一场大战要了性命,当年严禁不准习武的少年背着父亲的长缨枪奔赴战场。

宋淮文曾遗憾道,“若他坚持科举,或可凭一身才华官拜宰相。”

宋禅宽慰他道,“伯父会为你骄傲的。”

池靖安转头看向她,乌黑的瞳仁中却是孤注一掷的坚定,“可我总觉得他没有死……”

当年永安王之死震惊朝野,消息传回京城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直到护边军的人送回染着鲜血的盔甲。一代枭雄,落得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结局。

说回琵琶,池靖安嫌弃道,“她弹得远不如我娘……只是我父亲死后,她不再喜欢弹琵琶了。”一向温柔的脸庞上闪过落寞,随后转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微笑。

他爹死了,他娘亲没有喜欢的事情了。

宋禅垂着头,事实远比池靖安说得更糟糕。当初永安王盔甲被送回京城,朝中官员半数以上都将此战失利归罪于他,更有甚者说永安王与北楚勾结,早已改头换面到敌国做了王爷。

她抬起头,捧着刚刚上来的一道糕点,道“我帮你一起查,我在北境路子比你多。”

池靖安看着眼前比当年长得更艳丽的姑娘,嘴角翘起一丝弧度,“那就多谢昭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