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我与黑化竹马双双重生后 > 榴花风波(第1页)

榴花风波(第1页)

“什么?清平公主失踪了?”

上官若瞪圆了眼睛,惊异道。

暮春时节,水声潺潺,她与李重翊正策马行于大河之畔。阳光透过春堤垂下的柳影洒落在李重翊铠甲上,斑驳生光,熠熠生辉。

李重翊隔着春意偏头看她,轻轻颔首,“是。陛下为此事焦急万分,将我从剿匪一线紧急调回,命我领大理寺诸官,尽快查明清平下落。”

他语调微顿,神色微沉,“据报案人凌州太守田纹所言,数日前,清平公主率数十名贵妇、官眷自长安出发,拟赴洛阳白马寺进香。谁知昨日一行人在凌州扎营歇息时,清平竟在白日辰时独自上山采野蕨与蛇莓果后,至今未归。”

上官若低头沉思,指尖不自觉地缠绕着马缰,将其层层缠住腕间。

李重翊一见她这熟悉动作,轻啧一声,便伸手分开她手腕与马缰,“夹板吊了四十日,方才拆掉,你还嫌伤得不够重?”

上官若笑了笑,随即又收起嬉意,正色道,“那她近日可与什么人有过密接触?”

李重翊点头,“她贴身侍女有三人,均称公主当日忽起兴致,说要去山上采野草,辰时前往,之后便没了踪迹。”

上官若正欲再问,身后忽然传来两道节奏不一的马蹄声。熟悉的声音伴着马声传来:

“安王殿下——上官寺正——”

李重翊一回头,瞥见司马横与赵玄英并驾而来,俊朗的脸立时黑了半边:“你怎么把他们俩也叫来了?”

上官若眨眨眼,“不是殿下您说,要我带人手与您会合?”

李重翊咬牙。

什么人都行,就是赵玄英不行。

他一扬马鞭,不料赵玄英偏偏轻快追上,侧身与他们并排而行,还笑嘻嘻拱手道,“殿下,贺您封王;上官寺正,贺您升迁。”

升迁之事,得从一月前说起。那时红衣女鬼案告破,涉事名册呈递御前,圣人翻阅卷宗良久,面色不动,反而先命年逾五旬的韦复退职,顺水推舟地将一段旧账一笔勾销。

哪料李重翊不肯就此罢休,当即拱手道,“陛下,不妨细览此文,写这公文之人,行文犀利、立意精妙。阿翊斗胆,为她求个官。”

圣人阅后,眼光定在公文末尾的署名上,微微颔首道,“写得确实不错,书法也好。上、官、若,是你手下的人?”

李重翊一笑颔首。

圣人遂一拍龙案,笑呵呵升了上官若的官阶,自七品主簿擢升为六品寺正。

彼时,齐王和韦世功面色极差,而清平公主李清霓捏着白玉骨扇,沉默不语,一双李氏独有的栗色眼眸里却浮动着一丝难掩的波澜。

然而齐王未曾想到,真正令他坐立难安的,是圣人的下一句话——

“你入大理寺以来,几件案子都办得极为漂亮。来人,令太常寺择一吉日,封你为安王。”

自此,长安双王并立。

众臣看李重翊的眼神,皆多了几分揣测与忌惮。

可众官不知道的是,他对王位本无多大兴趣,那日齐王与韦世功狼狈的脸色,才是令他心头快意之源。

从回忆中脱出,他本想敷衍赵玄英几句,谁知后者已从怀里掏出一枚珠钗,低声凑到上官若身旁道,“这是我妹妹说最时兴的款式。她买了两个,剩下一个便让我转赠给你,权当贺你升官了。”

上官若欲推拒几次,那珠钗终还是落入她掌中。

然而,未等她收好珠钗,忽有一只修长干净的手探来,将那枚珠钗抽走。

上官若讶异抬头,却见李重翊打量着那枚珠钗,锋利的眉眼一挑看向赵玄英,道,“你既知本王身份,岂不知亲王车驾,非得本王许可,不可并行?”

“那上官大人为何可以……”

“她是王府近臣,得了本王亲允。”李重翊话锋一转,“你,退后去。”

赵玄英急急道,“可是,那珠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