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从纪委科员问鼎权力巅峰 > 第436章 充当翻译的一天(第2页)

第436章 充当翻译的一天(第2页)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微的叹息:“你说得对。我会把这个建议提交常委会讨论。”

挂断电话后,陈木站在窗前,久久未语。

他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

……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调查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

专案组陆续掌握了更多关键证据,包括王志远与多名地方官员之间的资金往来记录、宴请清单、通话记录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份由某省会城市副市长签署的工程批文,涉及金额高达三亿元。该工程原本并不符合审批条件,但在王志远的干预下,最终顺利通过。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名副市长竟然是王志远的大学同窗,两人曾在同一间机关单位共事多年。

“这就是所谓的‘熟人政治’。”李峰看着材料,摇头叹气,“他们不是为了人民做事,而是为了彼此的利益勾结在一起。”

与此同时,另一条线索浮出水面。

王志远的妻子在境外购置的多处房产,资金来源竟然来自一家名为“华信资本”的私募基金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赵文斌的儿子赵昊。

“赵昊……”陈木念着这个名字,脑海中迅速搜索相关信息,“这个人我记得,是个金融圈的红人,经常出入各种高端场合,据说人脉极广。”

“而且他名下的公司,最近几年频繁参与政府项目。”李峰补充道,“尤其是在王志远主政的城市,几乎每个重大项目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也就是说,赵文斌虽然退休了,但他的影响力并没有消失。”陈木目光锐利,“反而通过儿子继续渗透到官场之中。”

“要不要对赵昊采取措施?”李峰问。

“暂时不要打草惊蛇。”陈木摇头,“先查清楚他与王志远之间的具体交易细节,还有他是否涉及其他案件。”

……

就在调查逐步深入之际,一则意外的消息传来:赵文斌主动向组织递交了一份自查报告,声称自己与王志远案无关,并愿意配合调查。

这份报告很快送到了陈木手中。

他在办公室里翻阅着,嘴角微微扬起:“他这是想自保。”

“可问题是,他能自保吗?”李峰低声问道。

“不能。”陈木合上文件,目光坚定,“如果他真没问题,就不会这么快跳出来。他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几天后,中央纪委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如何处理赵文斌的问题。

会上,有人提出,赵文斌已退休多年,且未直接参与王志远的具体操作,是否有必要继续追责?

陈木站起来,语气坚决:“赵文斌虽然退休,但他长期在重要岗位任职,掌握大量资源和人脉。如果不对这类退休高官进行有效监管,只会助长‘影子权力’的滋生。”

“而且,赵昊的行为,明显是打着父亲的旗号在运作。这种‘父荫子继’的现象如果不加以遏制,将严重破坏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会议最终决定,对赵文斌立案审查,并同步调查赵昊及其关联企业的资金流向。

消息传出后,整个官场为之震动。

许多原本观望的地方官员纷纷表态,表示将全力配合调查,并主动申报个人及家属的资产状况。

……

时间来到初冬,寒风凛冽。

陈木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飘落的雪花,心中却燃起一丝希望。

他知道,制度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反腐斗争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他也深知,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终有一天,正义会真正落地生根。

因为他,始终在路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