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中的第三人,自然是杨桐了。
“圣旨下,册封杨桐为安国大将军。”
安国大将军,比辅国大将军又低了一点。
但不管是在燕州效力时间,还是功劳,杨桐也都是比不上肖元庆的。
再说了,若不是杨枫刻意给杨桐机会,他哪里会能后来者居上呢,超过了其余的将领呢。
所以,杨桐很满意,甚至于非常感激杨枫。
从肖元庆和杨桐的册封,大家都看出来一件事情。
虽然有那个传言,杨枫或许不是弘农杨氏的后人,但他在册封这方面用是功劳,而不是关系。
第四个接受册封的,是牛皋。
牛皋是最早跟随杨枫的,绝对没有之一。
刚开始,牛皋的武力值不怎么地。
尤其是在西匈奴,杨枫用巧力击败尉迟海的时候,牛皋受到了大刺激。
在杨枫的开导下,牛皋开始刻苦练武。
几年下来,牛皋的武艺着实是突飞猛进。
在燕军之中,除了沈蛮牛、尉迟海、胡三山、桑羽之外,就属牛皋了。
燕州每一届的武举考试,除了第一届的沈蛮牛之外,再无一个人能是牛皋的对手了。
除了武艺提升之外,牛皋在战场上杀敌也是超级勇敢,悍不畏死那种,前前后后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可惜的是,牛皋在行军打仗方面缺少尉迟海、肖元庆和杨桐的天赋。
也就是说,牛皋和石青珺差不多,没有能力独当一面,只能在主帅的指挥下完成一场小战斗。
这样的功劳再多,跟指挥一场大的战役的功劳,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所以,杨枫对牛皋的册封,就不再是大将军了。
“圣旨下,册封牛皋为镇军将军,钦此。”
镇军将军,比大将军都要低,但在将军序列,绝对是第一位了。
牛皋大喜,赶忙出列谢恩:“末将牛皋,叩谢圣恩。”
对于牛皋,杨枫固然看中他的武艺和军功,但仍是有所照顾了。
不然的话,将军中的第一人,绝对轮不到牛皋。
接着,桑羽、胡三山、沈蛮牛、关山河等等一众大将,也都分别接受了册封。
大将比较多,册封下来,花去了大概半个多时辰。
就连女官,也从萧芸蕾换成了澹台怡楚。
等开始文官册封的时候,澹台怡楚又换成了夏侯弱雪。
又是一个高潮。
文官之首,肯定是诸葛先,不做二人选。
“圣旨下,册封诸葛先为内阁首辅,钦此。”
在治理国家这一方面,杨枫决定采用内阁制。
在六部尚书之上,再弄一个内阁。
内阁有四个阁老,其中内阁首辅手中有两票,加一起就是五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