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将笙歌 > 较量(第2页)

较量(第2页)

一切原都无比顺遂的!

要不是皇帝小儿压着次甲案久悬不决,她也不用让疏勒王子带骑兵入京施压!

齐六郎!好好的,怎么牵扯上了他?引出了这么些破事儿!

隐隐觉着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疏勒王子哪怕是犯下大错,皇帝顾忌着两方盟约,也不会下狠心处置。那这样敲锣打鼓的闹这一通,又是为了什么?

她反复细想其中关节,半晌后,焦躁的脚步忽的顿住。

“去!把给长陵那边传信的人叫来!”

不一会儿,信使便跪在了下首。

言太后越想越心惊,已按捺不住,决定早做防范。颔首让王寿将信笺递出,她望着不远处摇曳的灯盏道:“动作要快,去吧!”

信使恭敬叩拜,收好信笺,闪身消失于浓密夜色。

隔日一早,太后刚醒,就听王寿来报,说崇帝来给她请安了。

她的这位好儿子,原就不是自己亲生,乃是先帝爱妃之子。当年,若不是他的母亲病弱早逝,而她的亲子又夭折,她无论如何也不会任先帝扶他上位!

收复北地收复北地!他一个才当政几年的毛头小子,总想着这不切实际的事情有什么用!不巩固朝势,拉拢士族,让他们占得好处,他这权又如何当得稳!

还真以为笼络了程家,拿住了户部,就能揣稳上京的钱口袋了?小儿学语,痴人说梦!

“让他候着吧!”不紧不慢的起身收拾,她望着镜中仍面容华美的自己,唇边露出了抹嘲讽的笑意。

被晾着也丁点不急,崇帝慢悠悠的在寝殿前的花园中闲逛,似是想到什么,不经意问身边侍奉的王寿。“长宁做什么呢?朕好久没见她了,去唤她过来。”

这意思不言而喻,是解了长宁的禁。

王寿一听,高兴的笑眯了眉眼,含胸应下,赶紧小跑着请人去了。

崇帝望着他消失在廊头,脸上的松泛不在,快速被淡漠取代。

生生等了一炷香功夫,殿里才来了人请他进去。崇帝撩起袍角进殿,满面恭敬,向太后请安。

心里即便再不喜,面上也仍要扮演慈母。言太后起身亲自来扶他,两人你来我往,不知道的人恐还以为是多么敬爱的一对母子。

招呼皇帝在自己身旁坐下,言太后笑靥盈盈:“都是我的罪过!昨夜没歇好,今日起得晚了些,劳皇帝久等了……”

崇帝故作惶恐:“母后哪里的话,等着也是应该,都是儿子的本分。”

言太后直瞧着皇帝的脸,这次没再言语,算是将皇帝的话默认下来。

是的啊!她才是皇城中站在顶峰的人!皇帝如何?谢家又如何?不过是匍匐在她脚下的棋子罢了……

笑得愈发真情实意,她张罗着宫人摆膳,慈爱道:“知道你来,哀家特让人备了咸口的粥食,你快尝尝……”

崇帝应下,端起碗来尝了口,称赞连连。

一顿饭,吃得极是和睦。饭后,宫人们无声的撤走餐盘,另边,有人侍奉着太后漱口净手。

抬手拒绝宫人递来清口的茶汤,崇帝起身,对太后道:“昨日齐家六郎与疏勒王子闹了好大一出误会,朕特将王子请到宫中把酒畅谈,好一顿安抚,才将事情平息下来……”

太后漱口的动作一顿,没抬眼,继续听着皇帝说。

“六郎不懂事,险些坏了母亲大事,朕已经训斥过他了,让他病愈后一定来给母后请安告罪。”

言太后蹙眉,不明白皇帝的意思。

崇帝笑望着她,端得格外善解人意。“母后为抚疏勒,将软甲赠之,何不早些告诉儿臣?此等好事,儿臣自当支持!”

啪的声将漱口盏盖盖上,言太后肃颜:“胡言乱语!软甲乃是我萧朝秘器,哀家怎会轻易赠人?”

“哦?”崇帝惊诧:“昨日顾都尉从疏勒人身上剥下软甲,还以为是有人通敌,连夜审讯。几人皆交代了,软甲乃是您所赠,整个疏勒无人不知。儿臣习惯了谨慎,又将话问到了疏勒王子那处,他也承认了,还将您赠予时写的密函拿给儿臣看……”

面色微僵,言太后唇角紧抿,一时无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