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女帝求我给名分,别闹 > 第838章(第1页)

第838章(第1页)

第838章

“好!”

眼见双方下了赌约,鹿观就算想劝也劝不了,只能叹了一口气。

孔云海当即道:“圣人曰:人之初,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江寒耐心等他听完,笑道:“孔老先生说的好,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然而在我看来,这四善端并非先天带来,而是后天学习。”

“胡说!胡说!”孔云海恼道。

他决定了,等回到孔家,便发动力量,抨击江寒不敬儒道,与圣道背道而驰。

江寒笑道:“孔老先生请静听我言。”

“你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是因为人生来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然而在我看来,却是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孔云海猛的一愣,瞪大眼睛,他想要反驳,可一时之间却找不到辩驳的理由。

江寒所说的正是性恶论,也就是荀子提出的“人之初,性本恶”,荀子的思想在文坛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性恶论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也是独树一帜,影响极大。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江寒顿了顿,道:“孔老先生可曾看到过,七八岁的孩子,会将怀孕的母猫活活摔死,听见母猫的哀嚎,为此感到好玩。

可曾看过,几岁的孩子会将青蛙放在水中慢慢煮沸,看青蛙挣扎着慢慢被煮熟。

又或曾看到,几岁的孩子故意绊倒步履蹒跚的老人,只为了好玩。”

孔云海沉声道:“老夫自然看过,这些不过是坏种罢了!”

江寒道:“那孔老先生说的人先天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却在哪里?这些事情大人都做不出来,可是小孩却能毫无心理压力便做出来,甚至在踩死怀孕的母猫时,可能还会发出笑声。”

“这。。。。。。”孔云海愣住了,不知该如何回答。

江寒道:“小孩能做出大人也做不出来的事,能视生命为儿戏,正是因为人性本恶!或者说,小孩子根本不懂得善恶为何物。”

“不错,人确实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但那些都是人通过后天的学习才明白的。小孩子懂什么是非,懂什么善恶?”

孔云海呆呆发愣,竟是找不出反驳的理由,甚至他越是琢磨,越发现这性恶论似乎真有其道理。

江寒道:“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江寒看着孔云海,缓缓道:“在我看来,人之善恶,是非,恭敬,恻隐,皆来自后天学习,是以,人性本恶。孔老先生,该你说了。”

孔云海张了张口,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旁的鹿观,万俊也都是愣住了,江寒这番关于性恶论的言论有理有据,自成逻辑,他们就算想要思索出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想不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