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宗正那里怎么说?”摄政王还是不放心。
“朕会和他好好聊聊的,他装作不知道,那就一切都好。”
“假如。。。大宗正不愿意呢?”摄政王问话的时候,内心已经猜到了什么。
“那他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南乔的话里充斥着绝对的霸道。
这一瞬间,摄政王仿佛看到了太祖站在自己面前一样。
在小皇帝的身上,摄政王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
摄政王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自嘲。
曾经的自己怎么会想着掌控皇帝的?
那可是皇帝啊,是天子,受上天和国运庇护的。
莫名的,摄政王产生了一个想法,或许自己的侄子,会做的比先帝更好,甚至远太祖的功绩。
摄政王再次叩,言语中异常郑重:“臣。。。必不负陛下所托,不破叛军,誓不回朝!”
“朕相信皇叔能做到,朕在这里等着皇叔的好消息,也有人在等着皇叔,等着皇叔凯旋。”
“喏!”
病入膏肓的大夏王朝,再一次迸出生机,摄政王准备率军出征,难得的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件事上面掣肘的。
全力支持!
文官集团并没有因为摄政王的离开而欣喜若狂,反倒是更害怕了。
摄政王进了一次宫,就被小皇帝给打出去消灭叛军去了,要说没生点什么,傻子都不信。
能让摄政王怕成这种逼样的,还能是啥?!
京城的官员们,基本都相信了太祖显灵这件事,再没有谁敢瞧不起这位8岁的小皇帝。
陈纪之前和他们说的话,也是言犹在耳,人家小皇帝有太祖亲自教导呢,可想而知将来的成就不会低了。
只要这群站在权力顶层的大佬们不闹出什么幺蛾子,下面的官员也都好对付。
大夏朝,皇帝说的话,下面的官员可以不在乎,但大佬们开口了,没人敢不听。
礼部尚书一句话,整个礼部都动起来了,派出去好多官员,巡查全国,严查科举之事,就怕下面的官员乱来。
在某一处郊外的庄子里,江知恩也开始按照南乔写的东西,培训第一批谍报人员,这些将来都是监察司的骨干。
6岁的公羊逸成了南乔的伴读和玩伴,小屁孩心思比较单纯,对皇权和皇帝也是自内心的尊重。
南乔曾经进入过公羊逸的梦中,也试探过,这小子完全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本能性的效忠皇室。
在公羊逸的体内留下了一颗精神力种子后,南乔就准备培养一下这小子,留着将来有大用。
公羊绍是个人才,公羊逸也不错,学东西很快,南乔传授对方了《龙象般若功》。
没有南乔的允许,公羊逸不会将这套功法外传,连他的父亲都不能学,甚至包括他将来的儿子。
公羊逸如果敢偷摸传授的话,那就是欺君之罪,是要全家灭门的。
这小子没有这样的胆子,也没产生过这样的想法。
另一个有资格学习《龙象般若功》的人,是小太监李进忠,这是萧南乔的心腹,以后是要接江知恩班的人。
原著里,陪着萧南乔一起自焚赴死的,就是李进忠,真应了这个名字,忠心耿耿。